这个行业有点着急!有点自欺欺人!
“超平釉”刚刚排卵受精,还在娘胎骚动,行业又开始怀孕,要接生“金刚釉”,更惊呆的是,维洛陶釉料郑水泉先生还向笔者剧透,他们已经研发出乌金釉。超平釉、超平大理石、超晶釉、金刚釉……这行业咋在短短几个月生了一大堆娃?屁股大,真能生!但,能不能阶段性结扎一下?
“超平釉”在行业炒起来的时候,行业刮起了“超平釉要淘汰全抛釉”的风暴;现在,“金刚釉”被催生了,行业又刮起了“金刚釉要淘汰全抛釉(甚至有行业同仁在转发媒体报道时评论说:“金刚釉”要淘汰超平釉,可超平釉概念的板凳还没坐热)”的风暴。
其实,无论是厚抛釉也好,超平釉也罢,抑或是现今炒起来的金刚釉,行业都不能豁达地接受一个事实,即陶瓷产业链上的前端系统,正针对全抛釉砖入市几年以来,市场反馈回的产品缺陷和消费者需求,在努力地走一条产品改良道路,在走一条完善产品品质、提升产品价值的路子。说得“互联网+”一点,即陶瓷行业的前端正以用户思维在解决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但令人无语的是,行业总是在瓷砖的载体上处理了用户反馈的问题后,要给这些做过改良手术的瓷砖取一些八面玲珑的名字,这实在令人脑洞闭塞。
试想,长相雷同、产品属性一致的瓷砖被冠以五花八门的名字,这不是严重违反了用户思维吗?搞乱了用户的产品认知,给消费者增加了巨大麻烦。还有,搞个新品类抑或是新产品出来,要让消费者接受,让经销商接受,甚至让自己接受,培养这些人的产品认知度,这需要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吧?
当然,在倒闭潮、业绩下滑成行业“新常态”的当下,行业给改良了的产品取一个新的名字,用以欲盖弥彰遮掩全抛釉的“丑”,用一些新的东西和终端交流,以让行业这滩死水动一动,这也在情理之中。
金刚釉到底是个什么鬼?很明显,从营销的角度看,“金刚”这两个字是很有卖点的,突出了“硬”的特性,在概念上貌似“金刚釉”瓷砖的“硬度”性能要秒杀全抛釉;然而,奋战在瓷砖研发生产一线的大师们、专家们,概念营销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擅长,他们只在做一件事:系统地改良全抛釉瓷砖。
金刚釉真的有“金刚”这两个字这么邪乎吗?笔者电话请教了维洛陶釉料郑水泉先生等技术前辈,郑水泉先生告诉笔者,从技术上来说,“金刚釉”所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大大改善了超平釉砖的耐酸碱性,金刚釉的耐酸碱性能跑到了超平釉前面;其次是硬度和通透感要略微优于超平釉。从理论上怎么区分金刚釉和超平釉?维洛陶釉料郑水泉先生告诉笔者,金刚釉和超平釉最大的区别就是:金刚釉的铝硅摩尔系数比要大于超平釉,因此,硬度和耐磨度相对较高。依照这样的理论,笔者在想,其实只要在全抛釉或者是超平釉的配方中,将釉料配方的铝硅比调整在一个适当范围,比如在配方调试中增加刚玉等硬度大、铝含量高的矿物原料,再减少长石、熔块等硅含量高的原材料,协调好透感、发色、砖形、釉面等各项指标,把铝硅摩尔比调整到一个合适范围,这或许是一些研发人员在研发“金刚釉”时在做的一些事情,当然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把握千变万化的物化波动。除此以外,金刚釉的釉面平整度、釉层厚度、淋釉量与超平釉一致。
当然,每一家釉料公司、陶瓷企业的技术水平、营销手段都不一样,因此金刚釉和超平釉的品质优越性、概念优越性都不一致。
超平釉、全抛釉、金刚釉、艺名太乱,没法儿明了了是吧?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就这么一条意识线,即金刚釉优化了超平釉的釉面硬度,提升、完善、解决了超平釉的耐酸碱性;而超平釉则解决了全抛釉的水波纹这个釉面的平整度问题,及釉面存有气泡、毛细孔的问题。全抛釉则是一款解决了抛光砖花纹匮乏问题,但生来就存有不耐磨、波纹面等先天缺陷的釉上彩瓷砖。
孙子比爸爸长得帅比爷爷长得更帅,但又可能在某个小方面不如爸爸或者不如爷爷(比喻貌似有些不恰当),在这样复杂的裙带关系下,到底孙子是改良了的爸爸还是改良了的爷爷,谁说得清呢?因此,金刚釉是改良了的超平釉还是改良了的全抛釉,谁又说得清楚呢?也似乎无讨论意义。
至于谁淘汰谁,得去问问造肾公司了,肾6有没有淘汰肾5,肾5有没有淘汰肾4。但消费者对瓷砖的认知过程很慢,整个终端对产品的认知也不透明,加上各个产品的价格梯度不一,消费阶层不一,谁淘汰谁,好像比较模糊,也没太大讨论必要,大不了把贴在砖上的“全抛釉”标签贴成“金刚釉”,都是一家人嘛!
尽管行业在瓷砖产品的概念、品类划分上有些乱,但终归概念乱之下,行业前端的产品品质改良路线在进行着,这样,瓷砖产品的产品价值也在提升,加上产品品质越完善,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别越大,行业也就能出现“不同质”的现象了,在技术进步的趋势下,陶瓷行业正当竞争的春天一定会更加繁荣。
(责任编辑/唐永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