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瓷礼品
所在位置:首页 > 荐读 > 90后说陶:不裁员、不瘦身,为何陶企总是轰然倒塌?
90后说陶:不裁员、不瘦身,为何陶企总是轰然倒塌?
来源 : 陶卫网     阅读 : 22384    作者 : 吴旭    2015-07-31

“在环保和市场需求量巨降及银行的三重夹击下,陶瓷企业要洗掉三分之一……”、“这是保守数字,其实还会更多,说二分之一都不夸张”,这是笔者与某集团陶企负责人聊起行业协会组织领导在行业会议发言提及的数字时,该负责人的感慨。

过冬,是今年陶瓷企业最大的难题。

在过冬之前,已经有好些个陶企倒下。他们都是这样倒下的:昨天辊道窑的火还照常1200℃高温着,展厅照常金碧辉煌,前台美女依旧微笑如春,甚至他们的职业经理人还在哪个酒桌高谈阔论着自己的品牌多么牛逼轰轰,今年创下什么什么业绩。一夜之间,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一个“毫无病态”的陶企就像一座在繁华的都市亭亭玉立的大厦一样轰然倒塌,他的员工他的经销商一脸茫然……蓝谷陶瓷便如此,这样一个在佛山陶瓷界有些名气和分量的陶企,竟在一夜之间陷入法院清算资产的处境,令业界一片哗然。

在肥皂剧中,电视银屏总是这样给我们讲故事:某某企业高层会议商讨应对经营困难之策,接下来开始精简部门、裁员,实在不行了没能自救成功,新闻发布会宣布破产或倒闭,接下来走法律程序……肥皂剧剧情总是演绎得如此顺理成章。

陶瓷企业貌似很不合“常理”,大到“人物级”的陶企,小到只有一两条线的企业,出事前总是比谁都正常,毫无病态,真正的“企业气数”只有上层两三个人知道。他们总是在一个不经意的时间,“轰!!!”的一声,令他的员工、客户、业界目瞪口呆。

但,想想也并不奇怪。要是一个陶企在台面上大量裁员,减产停线,以求“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样一来,自救式缩水瘦身,为企业自身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但,恐怕银行、客商和媒体的嗅觉不允许企业这么干,否则,银行“鲜奶”一断,客商原料一停、款一催,经销商人心一散,媒体原子弹一扔,说不定自救成了自灭!

难!

这个风险哪个企业都不想冒,于是乎,在行业如此艰难的时候,大多数陶瓷企业都在“遮”,裂缝该粘的粘,补丁该打的打,把自己“遮”成完人,实际上比谁都体无完肤。

于是乎,在陶瓷行业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难的当下,行业依旧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偌大一个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行业,竟没有一点精简部门、关闭不盈利品牌、关闭亏损的分厂、裁员等企业自救的迹象。甚至,还大把地烧钱,做一些顶呱呱的事情,目的只为了证明:我没事!

遮,能给陶瓷企业过寒冬赢取时间和空间吗?遮,终归有缺漏之处,今年以来行业显现那么多讨薪、拉横幅的“漏洞”。小企业遮一遮或许能有个圆场的机会,接下来谁都不知道尽头的艰难日子,如此漫长,那些大体量的陶瓷企业怎么办?

那?

寒冬如此冰冷,如此漫长,就不去顾那些面子上的事儿和风险了吧?还是先瘦一瘦身?太胖了,需要更多的棉被、面包、牛奶,还得为自个儿暴涨的脂肪找地儿堆放。

(责任编辑/唐永谊)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