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上月就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读到了一篇所谓“僵尸企业调查”的奇文,拜读之后不禁摇头苦笑:兄弟,这也太过份了吧?
尽管心内有所不爽,但是本着“和为贵、忍为上”的宗旨,还是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沉默。直至上周读到张永农老师《企业转型正当其时》一文(见本期上期A2版)之后颇有同感,终于忍不住也要说上几句闲话了。
不知是否因为住在珠三角多看了些港澳“僵尸片”的关系,在我印象中的“僵尸”是很阴暗、很难看、很可怕的。僵尸的概念大抵源自我国一些民间故事,说是因为人死之时因有怨气存于喉中,无法断气从而变成不会腐烂的僵尸。它们大多身穿清廷官服,四肢僵硬力大无比,头不能低眼不能斜,腿不能分膝不能弯,没人性没思维,惧怕阳光喜食人血。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赶尸”的法术,术士可以赶着僵尸一路行走,让人看得毛骨悚然。
而“僵尸企业”的概念则源自美国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机,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他认为僵尸企业不同于因问题资产陷入困境、或可能很快起死回生的问题企业,其特点是“吸血”的长期性与依赖性:若放弃对僵尸企业的救助,则社会局面可能会更糟,因此具有绑架勒索性的特征。由此看来,无论是“僵尸”抑或是“僵尸企业”,给人的印象都是很负面、很恐怖的,用来形容我们一些陷于困境的陶瓷企业并不合适,至少也是不友好、非善意的吧。
愚以为这篇奇文一开始就是自相矛盾的。文章先说了内黄中福老板跑路、高安新澳老板逃跑、岳阳华雄堵门追债等《6天3陶企陷倒闭危局》的“猛料”,紧接着又引用彼得·科伊关于“僵尸企业”的经济学概念。但是如果按照彼得·科伊的概念,僵尸企业应该是指那些“获得放贷者或政府支持而免于倒闭”的企业,而这些濒于倒闭、老板跑路的陶企,显然就不是获得“免死金牌”的僵尸企业了,否则又何致于仓惶跑路耶?如若这几家最“猛料”的陶企都还算不上是僵尸陶企,那么再给其它一大帮困难陶企贴上“僵尸企业”的标签就显得太过粗暴、也不够厚道了。
办陶企,谁不想一条条生产线都仿如一台台印钞机?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还有“时也、命也、运也”等等诸多因素影响,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实为一种常态,毋须大惊小怪。对于身陷困境的陶企,也许它们更需要的是提供更多新思路、新空间、新尝试、新机会,而不是被人贴上“僵尸企业”的标签被催促去灭亡。如果能找到转向、转产、转型之路,离开陶瓷行业去跨界发展,也是很值得高兴、值得支持、值得鼓励的好事,何苦还要揪住不放,硬要给人家贴上一个“僵尸”的标签?
我最伤心的是自己曾在此工作了40余年的老东家,也被人贴上了“僵尸企业”的标签。奇文上说:“经记者调查获知,广东佛山、江西高安以及山东部分产区均潜藏着数量不等的‘僵尸陶企’,它们僵而不死,保持着生产运营,但一直亏损,由于多种原因,畸形发展。而在佛山,坊间流传已久的某知名陶企,也一直‘僵’持,已剥离主业,跨界发展,但因其在佛山陶瓷甚至是中国陶瓷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却一直僵而不倒。”明眼人自然一看就知道这说的是谁了,但是请问作者诸兄对这家老国企的了解实际有多少?是否真去认真作过调查了?我自己倒是经常回去看看的,依我知道的情况,你说它是“僵尸企业”就谬之大矣!
在此也不便说得太多,我只想说关于此事我赞同张永农老师的观点:跨界发展何罪之有?企业转型正当其时!另外张老的文章结尾几句也写得有点意思,他说:把陶瓷企业中正在或已经转型和跨界发展的“老大哥”说成是“僵尸陶企”,也太可笑、太浅薄、太“娱乐”了吧?
(责任编辑:庞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