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日归来
喻镇荣
日落西山红霞飞,
本当解甲把田归。
文思孟德伏枥志,
明告后人虚度悔。
值此国将奋进时,
得把余热付作为。
学贯中西忌偏倚,
习超列强方无畏。
2019年1月4日
这一次,日本真的提醒了我们
拾遗物语
我们读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时候,为什么会被震撼到?
1
这几天,大家都在热议一件事,
就是日本送给中国的防疫物资上,
都写着精美的诗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看到这些诗句,大家都在感叹:
“没想到汉语可以这么美。”
“我们丢掉的珠玉,被日本人拾去了。”
“我们好土啊,只会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这些诗句美吗?
很美。
但“武汉加油”土吗?
不觉得。
我赞同“六神”的说法:
“‘武汉加油’是口语,
‘风月同天’是雅语,
它们两个,地位是平等的。”
日本是邻邦,
他在物资上写如此诗句是合适的。
而武汉人是自己人,
我们高喊“武汉加油”,
其实比写优美诗句更适合。
当然,我今天并不想讨论这个,
也不想讨论这些诗哪些是日本人写的,
哪些是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帮忙写的,
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事情——中国人运用汉语书写的能力,这些年确实大大退化了。
怎么退化的?
原因很多。
今天我只谈谈语文课本。
2
1958年,邓康延出身于西安。
其父母是支援大西北的知识分子。
一出生,邓康延就赶上了大跃进,
接着又遭遇了三年大饥荒。
他的外婆回忆说:
“食堂领了两碗稀粥,
小外孙呼噜噜喝完一碗,
又把外婆的一碗喝了。”
好不容易上学了,又碰上运动。
“老师要求大家抄写最高指示。
还没来得及学‘日月星辰’,
小学课程就突然变味了。”
也许,正是经历了可怕的岁月,
邓康延后来特别喜欢钻研历史,
“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就没有未来,
历史蕴含着经验和教训,如同镜子。”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
邓康延考上了西安矿业学院。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煤科院西安分院,
“当了十年的地质工程师。”
但邓康延不太喜欢地质工作,
从小喜欢舞文弄墨的他,
一直梦想“找个码字的工作”。
1992年,他终于憋不住了,
破釜沉舟放弃编制,奔赴深圳,
开始了15年的“文艺中年之旅”。
先是到《深圳青年》做了编辑,
然后是策划总监、编辑部主任,
最后又去《凤凰周刊》做了主编。
2006年,老邓接待了一拨热爱田野调查的朋友,
席间听到中国远征军的壮烈故事后,
悲从中来,拍桌长叹:
“对于逝去的历史,
最好的纪录是影像,
我以后一定要拍个纪录片,
还原真相,还远征军尊严。”
不久,一家公司找到邓康延,
想把远征军故事拍成电视剧,
老邓回答:“这个题材,我只拍纪录片。”
没想到,这家公司竟然答应了。
2007年,老邓去了云南。
为了拍摄好《远征军》,
除了寻找活着的老兵外,
他还四处搜寻当年的书籍报刊。
在一个旧货市场淘书时,
他发现了几册民国年间的小学课本,
见编者竟是蔡元培、叶圣陶等大家,
老邓一好奇,就买了下来。
回到招待所,翻开老课本一读,
老邓立马震撼得五体投地,
“那天下午,我坐在椅子上,竟然没有起过身。”
“竹几上,
有针、有线、有尺、有剪刀,
我母亲,坐几前,
取针穿线,为我缝衣。”
寥寥数语,全是白描,
只是把针头线脑的字,
集中起来给孩子认识,
但慈母手中线的唐诗意境,
却翩然跃于纸上。
“开学了,我们选举级长,
谁得的票最多,谁就当选。”
谁得的票多,谁就当选。
不是因为老师指定,
不是因为他是官二代或富二代。
这就是1920年代的公民教育。
“老课本太有意思了,
不但文字美意向美,而且温润儒雅。”
老邓,一下就爱上了民国老课本。
3
从此,老邓就有了一偏好:
搜集民国老课本。
北京潘家园、西安朱雀路,
深圳新秀村、广州珠海中路,
纽约的唐人街、巴黎的旧书市场,
都成了他流连淘书的宝地。
为了搜集民国老课本,
他甚至专门去过台湾,
“结果大失所望,所见既少且糙。
后来才明白:
国民党溃退台湾时,
细软都不及带,更何况课本。”
不过几年下来,老邓还是收获颇丰,
“一共收集了千余册民国老课本。”
老邓一边搞收藏,一边搞研究。
他发现民国年间,纵是兵荒马乱,
但小学课本,却也是淡定从容的。
“上有信念,下有常识,
小学课本集二者于一身,
于沧桑百年后愈见纯真。”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接着,辛亥革命结束帝制,
于是,新式学堂如春笋般破土而出,
蔡元培、张元济、陶行知、沈颐、叶圣陶、丰子恺、夏丏尊等一流大学者、教育家、艺术家、出版家,
怀抱为民族未来谋福祉的愿景,
开始专心致志编撰小学课本。
为了让课本既有工具性,
又兼具人文性、文学性,
既承袭传统文化的风骨,
又带有面向世界的开明,
大学者们绞尽了脑汁,
“共同讨论,反复修改,
常为一字,费事恒至一二日。”
邓康延看过一则民国资料:
大学者们在编撰一课时,
为用“来来来,来上学”,
还是用“去去去,去上学”而争论不休。
有学者认为“来”字笔划多,
小孩不易学,应改成“去”。
但又有人反驳说“去字太俚”,
不庄重,争执两天,
最后出现在课本上的,
还是“来来来,来上学”。
每本书,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老课本的编著是民间的,
无关君王军阀权贵,
崇尚天道伦常自然,
有着民族风骨的例证,
透着民众皮肤上的冷暖,
不呼口号,
不居高临下,
不繁文缛节。
仁爱、礼仪、诚信、情趣、方法、逻辑,
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
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情节和写人状物中。”
那一代大知识分子,
就这样把自己的理想和情怀,
编撰融入进一张张书页里。
4
现在,诸君请跟我一道,
来欣赏一下老邓收藏的老课本,
真是精彩绝伦啊!
老课本第一个特点:美。
文美,图美,意境美,
比如,叶圣陶、丰子恺撰绘的《幼童国语读本》。
这些文字非常简单,
一二年级的学生就能读下来,
但文字流露出的美感和意境,
却胜过今日之万语千言。
老邓感慨地说:
“这些简单质朴的文字,
让人感受到母语久违的自然和张力。
你可能都不会想到,
我们的母语曾经用这种方式出现过。”
5
第二个特点:内容极为丰富。
老邓总结说:
“老课本内容极为丰富:
说常识、讲伦理、塑审美、育习惯。
既重知识教育,又重实际操作。
既注私德教育,也重公德培养。”
“清明节这一天,父亲带我去上坟,到了祖父祖母的坟前,父亲行礼,我也行礼。”
这是讲清明节的常识。
“有客至,看我父,我迎客,入室内,父见客,问姓名,父坐右,客坐左。”
这是讲待客的常识。
“茶树生山间,高数尺。春时,采其嫩叶,焙干之。用以泡茶,味清而香。饮之,可以解渴。”
这是讲茶叶的常识。
“植物过冬的法子有几种:
像萝卜等能把养料藏在根里过冬;
像百合等能把养料藏在茎里过冬;
像竹笋等能把养料藏在芽里过冬。”
这是讲植物过冬的常识。
“早上,你对太阳站着,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东南西北,叫做四方。”
这是讲方向的常识。
这些常识,宛如聊天,
天然妙物,婉转流淌,
既明白如话,又意向丰美。
“摇篮中,弟哭不止。我取花数朵,置弟前。弟即微笑。”
“兄与弟,来采莲,莲蓬绿,莲叶圆,藕可断,丝则连,同根生,当爱怜。”
这是讲兄弟之伦理。
“儿有病,父出请医,母在床前,面有忧色。”
“左儿家贫,母与以钱,不肯妄用,贮之匣中,用以买书。”
这样讲家庭之伦理。
这样说伦理孝道,
不生硬,不说教,
一点一滴,轻松温润。
“天初晚,月光明,窗前远望,月在东方。”
“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这是用文字“塑审美”。
“姐姐念道:爸爸在园里种菜。
弟弟问:为什么不种花?
爸爸说:先种菜,后种花。”
这是用生活场景“塑审美”。
看起来是讲种菜种花的事,
但其实道出了很深的道理:
既要注重吃,又要懂得爱美,两者不可偏废。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
一只羊不吃草,他看着花。”
这是用图画场景“塑审美”。
最后一句,突然一转,
那只羊就变成了哲学家,
生活的审美和情趣一下流淌出来。
“道中有瓦砾。儿见之。恐碍行人。急拾之。弃于墙隅。”
这是在“育情操”。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这是在“育情操”。
这样的“育情操”
没有强迫,没有指令,
娓娓道来,如沐春风。
6
第三个特点:教育理念很先进。
“无虚伪说教,无空洞口号,
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
多寓在平白明净的故事之中。”
“鸠乘鹊出,占居巢中,鹊归,不得入,招其群至,共逐鸠去。”
敌寇军刀割裂了大半个中国,
很多学生就是读了这个故事,
穿上戎装,抵御敌寇。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华夏之荷,非我华族难晓其味,
老师讲解“断之有丝”时,
在后面续了一句“断之有思”,
一下便将植物升华到民族精神,
家国之义一下跃然纸上。
7
研究这些民国老课本后,
老邓开始给报刊撰写一些阅读体会,
没想到这一写,竟然炸锅了。
《读者》《读库》等报刊纷纷开辟专栏,
让老邓为其撰写“老课本之新阅读”。
写着写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民国老课本,
我为何不精挑细选汇编成书呢,
让大家躺进原汁原味的故纸堆里,
好好做一回“民国的孩子”。
说干就干。
这一页书的字缺了几个,
“那我就从别处挖过来。”
这一页书的图比较模糊,
“那我就使用电脑来修复。”
修复老课本之后,
老邓就出版了一本合集《老课本 新阅读》。
陈丹青读完后,感叹:
“民国课本好善良啊!”
席慕蓉读完后,震惊,
写了一篇《民国初年的奇书》。
张晓风读完后,买了20本,
专门送给文化界的朋友。
“什么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才是。”
其实在民国,不光是语文教材,
就是算术、音乐、美术、农业等课本,
也都充满了信念、常识和情怀。
民国时期学者编撰教科书的态度,
犹如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
充满了童心、慈悲心和父母心。
哪怕是一本地理教材,
也编得让人拍案叫绝。
如何向孩子阐释地球是圆的?
民国地理老课本是这样教的——
“王生不明地球的形状,
他哥哥对他道:
地圆像皮球,所以我们叫他地球。
试立在海岸,远望来船,
必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这便是地圆的实证。”
再辅以配图佐证:
“在岸上望海船,
见甲船全身时,
乙船只见桅杆,
丙船则全不见,
可证地为圆形。”
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山东,如跪倒的骆驼
▲陕西,如风中舞着的美女
各省形状的比喻,也让人绝倒。
“南同江苏分界,
西南与河南比邻,
北沿渤海,东为半岛:山东省是也。
山东地势中部多山,
最著名的是泰山;
北部有黄河入海口,
物产不多,只有煤矿最著名。”
“陕西省,古称关中,
在山西河南的西面,
地势都是山川,农产很多,
煤矿要算是中国最丰富的地方了。”
这样的地理,是不是充满了趣味和想象力?
无论走到哪里,邓康延包里,
都带着那本1933年出版的《模范公民》第八册。
这本书,是他在广州集邮市场寻得的。
虽然只花了5块钱,
但老邓却当作宝贝。
“从邂逅起就一直置于我随身的手袋。
它身轻不过二三两,
但里面蕴藏着深厚的公民意识和令人敬仰的道德风范。”
《模范公民》第八册第一条,
不是宏大的爱国、主义或理想,
而是“要留心研究新事物”,
“这些模范事体,可亲可敬、易施行、不过时。”
老邓特别喜欢,于是费尽心力,
终于找全了《模范公民》八册书。
找全一看,老邓更是震撼不已。
从卫生、游息、修身、伦理等等方面,
图文并茂地教习孩子怎么做人处世。
“邂逅1933年的中国公民,
与之对比,我深感惭愧。
大国民的生长和素质,
其实靠的就是小时候、小本子、小事情。”
8
我们读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时候,
为什么会被震撼到?
因为我们的汉语能力真的严重退化了。
怎么退化的?
原因很多,
但其中一大原因就在于课本吧。
《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叶开,
曾多次声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
“小学语文教育,
从教育理念开始就错了。
里面充满了赤裸裸的说教和假大空的情感……”
2009年,以网络为平台探讨教育问题的“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
提交了一份20万字的研究报告,
历数小学语文教材的“五大缺失”:
事实的缺失、经典的缺失、美感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
而这些缺失的东西,
很多都藏在昔日老课本里。
“翻看昔日的老课本,
就像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
向我们娓娓道出教育的内核。”
这几年,
全国上下都在谈论中小学教材改革。
其实中小学教材改革,
倒是可以借鉴100年前。
这个借鉴,
不是说照搬课本照搬内容,
毕竟时代不同于以前了,
毕竟语境不同于当年了,
照搬有些不合时宜。
我说的借鉴,
是借鉴“编撰教材的理念”。
这个才是最核心的。
学者傅国涌说过一段话:
“小学教科书固然不能为一个民族提供文明的高度,但是它能够为一个民族提供文明的底线。”
研究越深入,老邓越是深有体会,
“我们应该好好挖掘整理这些老课本,
因为里面蕴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很值得国家有关部门借鉴,
也很值得教师和家长学习。”
一位西方教育家说:
“教育的最大功能,
是使生命产生敏感。
洞彻人心者,人心生光明。”
老课本做到了这一点。
“你从父母那里,
学到爱、学到笑、学到怎样走路,
可是打开这些课本,
你发现你有了翅膀。”
(文章转载于“ 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