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看到报纸的提示,几乎都想不起《 陶瓷资讯》都将年届十岁华诞了。从心理学角度看,但凡处在充实的、愉悦的、有价值的情境中,时间就过的特别快。我想,之所以差点忘了《陶瓷资讯》的十周岁生日,恐怕也是这个缘故吧。
报纸最初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播,也就是俗称的“讲话”。十年来,《陶瓷资讯》是怎样一路“讲”来的?作为报刊创办和发展的“编外”见证者,回顾《陶瓷资讯》创办以来的十年,感受实在太多,难以一一说清;而报刊成长十年来的脚步,也更是难以一一细数和记清。在很想写点东西来纪念和庆贺《陶瓷资讯》创办十周年时,依我看来,就从“敢讲话”、“讲真话”、“讲话新”、“能讲话”这几个维度来谈谈《陶瓷资讯》是如何演绎其“办最有公信力和建设性的行业媒体”的办报宗旨的。
“敢讲话”, 就是敢于触及敏感点,敢于触碰禁忌线,敢发社会的应有之声。
对于标榜“新闻自由”和“无冕之王”的西方媒体与新闻记者而言,似乎没有什么不敢说不敢写不敢登的。然而,在强调媒体“喉舌”功能和“谨言慎行”的氛围中,要想让国内的媒体敢于发声就需要相当的胆识了。尤其对于自负盈亏的行业报刊,还须考虑不能得罪自己的“衣食父母”,就更加容易“王顾左右而言它”了。或是受到创办人喻镇荣个人风格的影响,《陶瓷资讯》从出刊开始,就显现出了敢说敢为的浓厚色彩。
《陶瓷资讯》的“敢讲话”,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体现的。一是在言论版块上,充分发挥作者对行业乃至更多领域的独到见解和“嬉笑怒骂”。如对于佛山陶瓷行业总部经济的讨论、对超低储水容量“节水马桶”的剖析、对“瓷都”林立的质疑、对陶瓷酒瓶兴衰的探究等,都借助于这个特殊的阵地,体现了各界对行业发展的思考与反省,展示了谋者对趋势判断的智慧与胆识,流露了哲人对乱花迷人的批判与守正。
二是通过客观理性的新闻报道,敢于披露行业的阴暗负面和短板弊端。例如,曝光行业质量问题、报道企业生产事故、揭露老板剥削员工、抨击“三废”污染环境等等,都给行业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也给企业的守法合规经营带来了警示。在这些看似冰冷的客观报道后面,其实是《陶瓷资讯》人对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一片赤诚之心。
“讲真话” ,就是尊重事实,不跟风、不唯上、不掩饰,揭示科学规律和应有之道。
例如,由喻镇荣于2014年亲自采写的《谢岳荣:不要再鼓励做大了》,通过顺德乐华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岳荣先生的“语录”,揭示了“中国早已进入了供大于求的时代,只是由于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延缓和掩盖了矛盾。供大于求是长期的形态,过去协会和媒体老是鼓励做大做强,结果主要是做大”,以及对诸多的浪费资源现象所作的剖析与抨击。其实,这些都成为后来中央确定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国内“贪大求快”热风漫卷、热度难减的氛围中,能够“逆流”发出遵守规律和趋势的声音,实属不易。
“讲话新” ,就是站在新高度、审视新角度、采用新方式、紧抓新动向、表达新观点。
2015年1月下旬,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引起各方广泛热议,甚至在当年的两会上引发总理关注,使得卫浴行业作为“中国制造”的一个窗口成为人们一度关注的焦点。此刻,急需行业的集体发声,也更需要媒体的积极介入。很快,《陶瓷资讯》就作出了快速反应,当年3月中旬,厨卫资讯、陶卫网联袂多个部门和企业,选择国内重要的智能马桶生产基地台州,组织召开了主题为“立足智能卫浴,拉动中国制造”的“首届中国智能卫浴行业论坛”,在业界率先开展了智能马桶的高峰研讨,引发了业内外的强烈反响。如今,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台州,已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马桶定点生产基地,应当不可否认《陶瓷资讯》在其中所起过的宣传造势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能讲话” ,就是全方位、新平台、快时效、有深度、影响大。
《陶瓷资讯》创办之初,还是一份四开纸质小报,2011年改版为黄金型的对开大报。如果说,版型的改变还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对“讲话”的能力而言还并无多大的影响;而其后“卫浴世界”、“厨卫资讯”的内容拓展以及《陶卫网》和《手机陶卫网》的相继推出,则将“讲话”能力给予了极大的提升。如今,《陶瓷资讯》已经迈入包括传统纸媒、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在内的多媒体时代。每天,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只要有手机上网,都可以及时收看到行业相关的最新鲜的新闻资讯,便于各界业者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动态,把握商机,决策千里,实现《陶瓷资讯》“资治”行业的独特价值。除此之外,《陶瓷资讯》每年还要携手陶卫网、厨卫资讯等组织召开多个高峰论坛,对瓷砖、厨卫等领域开展研讨和评比,凝聚共识,引导方向,促进行业各领域更好更快发展,为增强实力、造福民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陶瓷资讯》在历练了十年磨一剑的创业起步后,相信它定会更想“讲话”、更会“讲话”,也更能“讲话”。我们期待着在下一个十年里,它将进一步为读者讲好中国陶瓷、厨卫等故事,书写更多的行业精彩。
值此《陶瓷资讯》十年华诞,谨以此文庆贺之。
(作者系景德镇市资深撰稿人、《陶瓷资讯》特约记者)
(责任编辑/唐永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