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鸡唱韵,大地回春。
在这个鲜花似锦、春风拂柳的季节里,《陶瓷资讯》迎来了创刊10周年的喜人时刻。曾经行业媒体里的一颗小苗,在市场竞争的起伏跌宕中成长壮大并走过10年岁月,成为行业媒体的中坚,可喜可贺,可敬可佩。
说起《陶瓷资讯》,不得不从喻镇荣老师说起。记得大约在2006年9月,唐山陶博会期间,一天上午,笔者正忙碌于工作而无暇他顾时,办公室苏主任打来电话:“小马,喻镇荣老师来公司了。”
“喻镇荣?喻镇荣?”我随机脱口重复这个名字,但大脑却一时短路。因为我原来的单位也有一个叫喻镇荣的,同名同姓,但他与惠达没有交集啊?而且我也没听说过这个人与惠达有什么来往。
正在我疑惑时,苏主任在电话里说到,“陶城报的喻镇荣!”
“噢,喻镇荣老师阿!”我如梦初醒般记起来了。
“他一会儿就到公司,中午一起陪喻老师坐坐。”苏主任继续说到。
“好的,没问题!”挂掉电话,心情即刻激动起来。
和喻老师应该是未曾谋面的老朋友,通过报纸交往好多年了,这次终于实现了难得的会面。喻老师此行既是看望老朋友,又谈了自己下一步准备创办一份行业报,希望我们能够大力支持。好朋友之邀,自然义不容辞。2007年的春季,满载希望与拼搏的《陶瓷资讯》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谁说岁月无痕,谁说往事如烟!在与《陶瓷资讯》的十年交往中,因工作需要和个人爱好,从最初的企业新闻稿,到后来的言论稿,为报纸撰写了大量稿件。并在编辑鲁静的帮忙下,开设了个人专栏,将自己对陶瓷行业的所思所想和点滴感悟,整理出来,经编辑之手的锦上添花,见诸报端。每当打开按时寄来的《陶瓷资讯》,那酽酽的油墨香里,承载了自己一份思想观点和辛勤汗水的结晶,甚是欢喜。
记得应鲁静记者之约,为配合《陶瓷资讯》主办的多届卫浴行业高峰论坛、仿古砖论坛、中国卫浴榜等活动,每次都撰写文章为论坛活动鼓呼、造势。特别是以“爱水、节水、抢救地球”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卫浴行业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卫浴榜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可谓开创了行业媒体的先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为配合此次“节水”论坛,连续撰写了四期文章,开创了笔者续篇续集的先例。
当初每期必到的报纸,让我了解到更多的企业新闻、行业发展现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每年年初,我都会把上一年的《陶瓷资讯》整理好,装订成册,收藏起来。现如今散发着墨香的厚厚的七八本“合订本”,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收获感、荣誉感、成就感。
唐山陶瓷行业的赵鸿声老人,对唐山陶瓷的历史掌故了如指掌。有一次去拜访老人家,赵老不知从哪里获悉行业中有一份《陶瓷瓷讯》报,向我打听。我简要向老人家介绍了喻镇荣老师创办的《陶瓷资讯》的一些情况,并表示回去后我给报社打电话,让他们每期寄一份报纸。时隔不长,赵老打电话来,称其已经开始陆续收到报纸了,向我表示感谢,向报社表示感谢。赵老先后在《陶瓷资讯》上发表了几篇介绍唐山陶瓷历史和发展的稿子。一篇关于唐山陶瓷博览会的稿子,我与赵老都曾投稿给报社,报纸编辑许学锋老师将两稿加工融合成一稿,在头版刊发,并共同署上我与赵老的名字,算是与赵老经人撮合的合作之作吧!
在报纸创刊三周年、五周年时,我都应邀写去了庆祝文章,表达自己的一份祝福。在三周年寄语中,我写道,“报刊在喻镇荣老师及一班编辑记者精英人才的勤奋汗水中,已经逐步成长为行业内颇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行业媒体,得到了陶瓷行业及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
在五周年的纪念文章,我认为,“《陶瓷资讯》周刊在行业媒体众多、竞争激烈的境况下诞生并一路成长壮大,成为行业媒体的重要一员,实属难得;以‘办最有公信力和建设性的行业媒体’为办报宗旨,并不遗余力地为之奋斗的踏实作风和创新勇气,实属难得;喻老师及一班编辑记者精英人才立足媒体阵地,以服务客户、服务行业为己任,创新不断,创业不止,实属难得。”
面对互联网的兴起和纸媒市场的低迷,《陶瓷资讯》及时创新转型,推出了以电子信息传播为主打的创新型行业媒体,亦开创了行业媒体电子信息和指尖阅读的先河。
站在创刊十年的新起点上,衷心希望《陶瓷资讯》及网络平台百尺竿头,再上层楼,擦亮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用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闯劲,勇立时代潮头,续写新的荣耀与传奇。
在报纸创刊十周年之际,作为一名资深的忠诚读者,在这个喜庆、鼓舞、振奋的日子里,祝福《陶瓷资讯》——生日快乐!
祝福声声如春风,
贺词句句情义浓,
陶业新媒谱新曲,
瓷都耕耘成栋梁,
资源广博全行业,
讯传网络更便捷,
创新再攀转型路,
刊物声誉赞如潮,
十载辛勤创业艰,
周而复始初心在,
年年岁岁有今朝。
(作者系惠达卫浴公司,法务部长)
(责任编辑/唐永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