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发布的6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显示,今年6月,超过一半的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止跌回升,同时,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远高于二、三线城市,三线城市房价仍然下降。这意味着,房价分化依然非常明显。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夏丹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预计,年内房价或将在一二线城市的带动下实现同比转正微升,但京沪穗出现类似深圳房价暴涨情形的概率较小。
分化明显
上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涨幅略有扩大。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27个和42个,分别比上月增加了7个和5个;下降的城市分别有34个和20个,分别比上月减少了9个和8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27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涨幅比上月扩大,涨幅在0.5%以上的城市有6个,其中深圳房价涨幅最大,高达7.2%。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42个城市中,有27个城市涨幅比上月扩大,涨幅在0.5%以上的城市有15个。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分城市看,房价分化依然非常明显。一线城市需求较旺,成交量增长较多,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价格涨幅远高于二、三线城市。二线城市房价总体平稳,涨幅仍然较小。三线城市房价仍然下降,降幅继续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降幅有所收窄,个别城市同比出现上涨。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68个,其中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有56个,该数据比5月份增加26个。两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后者的涨幅高达15.9%。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66个,其中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有51个,比5月份增加13个。四个一线城市的二手住宅价格均同比上涨,其中深圳涨幅最高,为17.3%。
对于未来房价走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夏丹预计,年内房价或将在一二线城市的带动下实现同比转正微升,其中京沪穗出现类似深圳房价暴涨情形的概率较小。7、8月为传统销售淡季,单月成交涨幅可能有所回落,而全年销售将沿着回暖的方向持续。从当前销售好转向开发端的传导,以及开发商补库存需求对土地市场的带动来看,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土地成交活跃
近期,在开发商的乐观预期影响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成交颇为活跃。以北京为例,继大兴区多宗宅地遭“疯抢”之后,7月16日,房山区良乡板块两宗再遭热捧。其中良乡高教园区西部生活区西区在经过43轮激战之后,由恒大以15.7亿元总价收入囊中,溢价率41.2%。
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块居住部分将按要求全部建为自住型商品房,限定销售价格1.75万元/平方米,这也是恒大进京之后拿下的第二个自住房项目。另外一宗良乡高教园区西部生活区东区则由天恒以31.78亿元的总价,配建7.1万平方米限价房的代价拿下,剩余部分折合楼面价高达2.1万元/平方米,同区域内仅次于万年基业摘得的理工大学9号地的楼面价,这一楼面价也直逼当前区域内在售项目的成交价。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认为,虽然自6月底开始北京土地市场连续有9宗土地实现出让,但这也难以弥补今年土地供应整体不足的现状,尤其是自房山两宗宅地出让后,北京市国土局网站中经营性用地出让公告栏再次空白,后续推地时间与数量尚未可知,因此上述两宗“珍稀”宅地遭到疯抢也就不足为奇。
集团董事长丁祖昱观察到,不仅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地块溢价率在走高,连苏州、南京等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也非常火爆。如近期苏州、南京出现了溢价率超过75%的地块,且房企争夺非常激烈。
土地“面粉”价格拉动了“面包”价格房价的抬升。高姗指出,从近期成交的北京住宅用地情况来看,由于北京土地竞拍时竞自住房面积已成惯例,在房企争夺之下多宗地块出现全部竞建为自住房现象,而剩余极少数纯商住宅部分价格被推升至畸高。在此背景之下,北京住宅市场自住房与豪宅占主导的二元模式将进一步明确,而适合中低端刚需及改善型的纯商项目不断减少,这一预期之下也将加速该类产品去化。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夏丹分析称,今年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已经确立形成了年内回暖的基调,预计这种趋势年内将持续。此外,尽管4个一线城市的供求矛盾均较全国其他城市突出,但京沪穗出现类似深圳房价暴涨情形的概率较小。
“从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深圳常住人口住房自有率仅约三成,而京沪约为七成,其供求关系的紧张程度高于其他一线城市,宽松的政策与追涨的热情共同促成了需求短时间内的集中爆发。”夏丹说道。
(责任编辑/唐永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