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初步统计显示,2015年上半年,50个代表城市住宅月均成交约26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绝对量创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由此,相关分析认为,楼市回暖大势基本确立,“窗口期”已经到来。
但是,持不同观点者则认为,楼市库存量高,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加大,大部分城市房价并不会在短期内反弹。房价不反弹,市场也就不可能真正回暖,这也是由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所决定的。
事实也是如此,从政策层面来看,取消限购、降息降准、降低首付比例,甚至由财政出钱鼓励购房等,都可认定为刺激楼市的重要手段,也可以看作楼市“窗口期”已经来临的标志。但是,最不容忽视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城市、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库存量过大的问题。切不要以为只有那些被称作“鬼城”、“空城”的城市才库存量很大,才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实质上,除少数城市之外,多数城市都面临着供需不平衡、供大于求的问题,消化库存的压力很大。更重要的是,开发商手中还掌握着规模不小的存量土地,加上地方政府为了“土地财政”需要,仍在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推送土地。如此一来,在库存消化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还面临着新增房源的问题。那么,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也更加尖锐。
不仅如此,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居民购房的意愿也没有明显提升,纵然少数地区房价的反弹,对购房者增加了一些压力,加上近一段时间股市的持续暴跌,可能会让部分股民放弃在股市搏一搏的心理,转向考虑购房,但要真正转化成现实购买力,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即便转化成了现实购买力,更多的也只能消化库存,而无法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形成有效提振。
正如有关专家所言,由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土地供应方面已经日趋紧张,因此,新增房源的难度越来越大,房价上涨可能会比较明显,这些城市的楼市将面临复苏的迹象。关键在于,一线城市的复苏,是很难传导到二、三线城市。
令人担忧的是,凡是库存量大的城市,往往流动人口不是很多,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的城市。也正因为如此,不要过度在乎市场“窗口期”有没有到来的问题,而应当更加关注库存的消化情况。中国的很多问题,都出在存量上。房地产市场如此,信贷资金如此,财政资金也如此,产业结构仍然如此。如何把存量问题解决好,把存量结构调整好,对经济稳定很重要,对经济步入健康有序轨道更重要。所以,在房地产市场问题上,只有库存消化好了,增量的作用与效率才会最大化。
(责任编辑/唐永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