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瓷礼品
所在位置:首页 > 访谈 > 创新,让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此迷人——萧华
创新,让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此迷人——萧华
来源 : 陶卫网     阅读 : 26598    作者 : 佚名    2015-03-09 蒙娜丽莎

如今身为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萧华,曾经是中国陶瓷行业国产窑炉的开山人,他对自动化辊道窑炉的研制、改造与提升开创了国内自主生产陶瓷窑炉的先河,被业内尊称为“窑炉大王”。

他率先在国内陶瓷行业实行国际化、品牌化战略,伴随着“蒙娜丽莎”品牌的推出,蒙娜丽莎集团华丽转身,创造行业多个“第一”:建成全球最大的蒙娜丽莎主题博物馆,让陶瓷制造从技术产业延伸至文化艺术领域;建成行业第一家省级院士工作站,让国家智力资源成为了行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块大规格陶瓷薄板,让蒙娜丽莎成为了绿色陶瓷产业的先行者。

一直将创新视为企业性格的萧华,希望未来能有更大的创新成果,引领行业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国陶瓷强国梦助力。

油画《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位端庄秀美、温柔恬静的西方妇女的肖像,她的双眸传神而多情,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优雅的微笑。蒙娜丽莎谜一样的微笑,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这幅画作的作者达·芬奇一定不会想到,数百年之后,在遥远神秘的东方,有一个陶瓷品牌正把她“神秘的微笑”带入中国的千家万户。

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不仅要把达·芬奇对待作品的精雕细琢态度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转化为对待产品的要求;同时,更将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营销服务的核心精神,使顾客在品位生活,感受艺术的同时,享受高品质的服务所带来的精神享受。

潜心研究新型窑炉,开创行业自主生产先河

1999年,蒙娜丽莎带着永恒迷人的微笑,穿过地中海,走进南国温柔的梦里水乡——广东西樵。她的到来,犹如“仙女下凡”,一下子吸引了众多惊艳好奇的目光。尽管她的微笑洋溢着西方文化与艺术的浓郁韵味,在异域他乡,在竞争激烈的陶瓷王国里,她高贵典雅的笑容能否永驻,仍是个未知数。

将“蒙娜丽莎”引进中国的,是一个叫萧华的人。他种过地、养过鱼、挖过沙坑、除过草……由于家境困难,15岁起就辍学养家,可谓历尽辛苦。但正是这段苦,反倒让萧华心存感激,因为苦让他学会了很多,磨练了意志。1970年,23岁的萧华以电焊工人的身份进入村里的五金厂,一干就是九年。

九年后,凭着在五金厂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萧华与几个同村伙伴一同建立了仁星五金厂,但工厂效益却不尽人意。虽是副厂长,但从财务到技术,再从业务到一线生产,他都事必躬亲。在外出跑业务的那段日子里,他经常是骑着摩托车奔波辗转于珠三角各大城市,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产品质量,签到的订单逐渐增多,硬是把五金厂从生死边缘拉回了正轨。

正是萧华这种认真务实、勤勉坚持的精神,为他日后进入陶瓷行业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他的人生轨迹定下了绝好的方向。

1983年,佛山石湾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了整条现代化的陶瓷生产线。这些洋设备虽然先进,但却水土不服,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效益难以保证。凭借着对五金生产与加工的熟练,萧华从这套意大利陶瓷生产线接触到了陶瓷生产设备。

我国陶瓷生产虽历史悠久,现代陶瓷生产装备却非常落后。八十年代初期引进的现代化陶瓷生产设备大都来自意大利、德国等国家。这些进口设备价格动辄百万美元以上,并且窑炉是以天然气或煤气为燃料,而当时国内天然气和煤气生产量小。设备投入大、燃料难找、成本高,这些都成为阻碍陶瓷行业发展的因素。对于正处于急速发展期的建陶行业来说,要想满足产能、扩大经济效益、实现陶瓷的自动化生产,单靠引进国外关键设备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国内企业迫切需要自主制造和研发新型设备。

看准了陶瓷行业会大有发展的萧华,敏锐地捕捉到了国产陶瓷装备市场的空白,他决心从生产核心设备辊道窑炉着手,进行研发生产。没有任何资料,只有从事五金生产10多年的经验。为此萧华一边摸索学习,一边付诸实践,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调试,终于迎来了国产窑炉的顺利投产,而且产品质量较进口窑炉有较大的提升,萧华也因此成为窑炉国产化的开山人之一。

经过不懈努力,萧华不但开创了我国陶瓷窑炉自主生产的先河,更弥补了国外以重油为燃料的新型窑炉的空白。他所建造的窑炉,一条生产线投资只需要100-200万元人民币,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设备成本。燃料也易于获得,降低了燃料成本。此外,由于新改造和研制的窑炉相比国外窑炉极大地提高了产能,使得建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初见成功的萧华并未停下窑炉设备研发生产的脚步,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又带领团队不断地对窑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更不遗余力地在业内大规模推广,毫不吝于与同行分享自己的宝贵成果,萧华也因此备受业内人的尊重,被尊称为“窑炉大王”。然而,时至今日,每当提到这个称号,萧华还是特别低调,甚至会不好意思。而对于为何会萌生制造国产窑炉的念头,萧华的回答也很简单——“因为中国陶瓷行业要发展”。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98年,这一年,位于南海市西樵镇的樵东高级墙地砖厂在佛山陶瓷行业当中率先实行整体转制,当时的市领导考虑到萧华对陶瓷机械的熟知及在陶瓷行业的名望和地位,力邀他入主加盟。1998年6月17日,萧华正式入主樵东,并出任董事长。

抢占高端市场  续写蒙娜丽莎传奇

刚刚出任樵东董事长的萧华便发现,公司无论内部生产管理还是外部市场销售,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如果仅是效率低下,人心涣散,仅是销售渠道单一,产品缺乏竞争力,萧华都不会太在意,因为这些问题接手前就存在着,他也做好了彻底改造它的准备,然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萧华始料不及。

接手樵东刚满10天,西樵镇就遭遇了一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整个樵东厂区几乎全被淹没,光是抗洪抢险前后就差不多用了一个月。洪水过后,满目疮痍,萧华来不及难过,便开始着手对陶瓷厂进行整改,并制定了两条铁律:一是公司股东及高层管理人员不能有亲属在樵东工作,原有的立即辞退;二是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不得作为公司的供应商进行业务合作。

两条铁律,如同企业的“宪法”,给刚刚转制获得新生的樵东陶瓷注入了一支防病毒“疫苗”,在今后的发展中,正是这两条触碰不得的铁律,保证了蒙娜丽莎健康的肌体,使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从改造窑炉开始,萧华就深刻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把对创新的认识实践于企业的品牌建设。1998年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走出,国外市场对于陶瓷产品的需求也逐渐扩大,国内大大小小的陶瓷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但是,大部分企业更加强调产量,在产品定位上基本以中低档为主,高端市场品牌稀缺。

“樵东”虽然在市场上已有不小的名气,但离国内一线品牌还有很大差距。1999年初,萧华决定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市场定位,同时推行国际化战略,却遇到了上升的瓶颈。

恰在这时,公司一名董事在巴黎卢浮宫参观时,当看到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后,萌发了使用“蒙娜丽莎”作为品牌名称的想法。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萧华及公司股东的支持,“蒙娜丽莎”作为一个高档陶瓷品牌诞生了。抢占高端陶瓷市场,“蒙娜丽莎”品牌应运而生。2000年12月,樵东陶瓷厂正式更名为蒙娜丽莎陶瓷。

蒙娜丽莎品牌的诞生与推出,是公司推行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战略的开始。事实证明,蒙娜丽莎品牌的面世,使原来的樵东陶瓷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为了迅速打响品牌,1999年到2000年,蒙娜丽莎先后参加了上海、天津、北京、温州四地的陶瓷展览,在这四次展览中,蒙娜丽莎的展位在企业和陶瓷行业里都史无前例地开创了大面积、高规格展位的先河。

2001年,蒙娜丽莎和北京的经销商合作,在北京推出了蒙娜丽莎第一间专卖店——北京蒙娜丽莎陶瓷仓储物流中心,专卖店为前仓后店的模式。因销售火爆,成为很多品牌效仿的对象,开创了陶瓷品牌专卖店模式的潮流。

事业的发展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企业的命运也会有起起落落之时。2003年,无论对蒙娜丽莎企业还是萧华来说,都是充满波折的一年。那一年,公司在经历了改制后的发展高潮后开始陷入低谷,临近年底,公司股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位公司高管离开公司另行创业,并带走了一批管理人员。当时,公司内外,人心涣散,各种谣言四起,员工面临着去留的艰难选择;经销商、供应商投来怀疑的目光;更有人妄自猜测,蒙娜丽莎从此会一蹶不振,甚至从陶瓷江湖销声匿迹。

生死攸关的时刻,萧华挑起了重新整合企业的重担,对内稳定军心,重建管理队伍。在全公司员工大会上,萧华朴实而真诚的讲话、诚挚而又坚决的表态很快稳定了团队、安抚了人心,使公司上下形成了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安抚好内部员工后,萧华又及时与广大经销商、供应商进行密切沟通,对供应商过去的承诺,无论多么艰难仍会一律兑现。一系列超凡的举措实施后,大大激励和鼓舞了利益各方的信心,赢得了他们对蒙娜丽莎的信赖,厂商合作共赢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危难之际,萧华凭借自己诚信敬业、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独具魅力的人格力量,又一次力挽狂澜。到2004年,蒙娜丽莎的业绩不但没有出现人们想象的悲观结果,反而还实现了同比增长40%的佳绩。风雨阵痛之后,却催促蒙娜丽莎以更加矫健的步伐,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开拓事业版图方面,蒙娜丽莎从一开始就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齐头并进。国内市场,公司一直坚持高举高打的策略,通过参加专业展会,迅速打开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销售局面,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对海外市场,公司也不断扩大自主品牌出口,避开低价竞争,在海外市场逐步树立了蒙娜丽莎的品牌。截止目前,公司自主品牌出口的份额占全部出口量的60%以上,在陶瓷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始创于1992年的蒙娜丽莎陶瓷集团,在一路拼搏打造中,已经打造成一个集科研开发、专业生产、网络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大型企业,拥有近3000 亩的三个生产基地、四家全资子公司、年产近4000多万平方米,销售网络涵盖了全国所有省市以及海外87个国家和地区,共有3000多个销售网点。

在“蒙娜丽莎”这位“绝代佳人”身上,也挂满了各种光环:中国名牌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免检产品、国家3C认证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国家“A级产品”、国家“信得过产品”、“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引领行业可持续发

005年,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尚处于高速增长期,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上升,各建陶企业的日子安逸好过,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销售。然而,就在大家沉迷在这种“生产——销售——赚钱”的简单模式中时,萧华所领导的蒙娜丽莎团队已经在作另一番思考。

萧华说:“中国瓷砖占全世界60%的产量,这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成绩,然而,在这背后是每年2.4亿吨矿物原料、3200万吨标准煤的惊人资源消耗,是不可计量的环境污染成本,因此,无论从社会责任还是企业发展的方面进行考量,‘双高模式’都不可持续。如果把瓷砖的厚度能够减少50%,原料消耗就将节省数千万吨,节省的水、电更是以百亿计,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于是,在全行业的产能集体狂欢中,一场自发性的低碳化运动在蒙娜丽莎悄无声息地展开了:一方面,蒙娜丽莎通过设备更新、流程再造等多项措施对企业生产进行环保改造,三管齐下降低原料消耗、提高能源利用、减少污染排放,迄今已累计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清洁生产;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研发,探索行业低碳发展之路。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蒙娜丽莎投入数千万元,建立起国内首条大规格超薄型陶瓷板生产线,用“陶瓷板”逐步取代“陶瓷砖”,率先改写了“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耗”的行业现状,其产品被社会公认为中国建陶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革命。

2007年,蒙娜丽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大型瓷质薄板(通称PP板)的诞生,这种PP板厚度只有传统瓷砖的1/3,在生产时可以节约原料75%,使得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综合能耗可降低85%;SO2、CO2、氮氧化合物、烟尘排放量减少60%以上。除此之外,还有薄、大、轻、韧等特点。尽管薄、轻,其物理和化学性能却丝毫不打折扣,达到甚至超过传统瓷砖。被陶瓷业界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视为中国建筑陶瓷工业“十年磨一剑”的技术革命。另一项技术创新——QQ板则更具环保价值,其60%的原料皆为陶瓷工业废渣,成为循环经济产品的又一个典范。

尽管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具备生产陶瓷薄板的装备与技术,却依旧没有形成产业化,但萧华却有这样的胆识。可以说,这是蒙娜丽莎的大胆尝试,也是对节能减排的最好呼应,同时也是为中国建陶的薄型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建陶行业环保风暴袭来,许多陶瓷传统产区因环境污染严重而相继出台关停落后产能、限期责令整改、工厂整体搬迁等诸多项严厉措施,整个建陶行业立时风声鹤唳。据统计,仅在佛山,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市就有144家约占总数50%的建筑陶瓷企业自行转产、停产或被依法关闭。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区,关闭或转产的企业已占该区陶瓷企业总数的近70%,而先人一步走上低碳之路的蒙娜丽莎则毫发无伤,成为佛山南海保留的10家陶瓷企业之一。

绿色低碳,不仅让蒙娜丽莎尝到了节能减排的甜头,更为蒙娜丽莎增加了一个前景广阔的新盈利点。

2009年9月20日,作为建国六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的首项重要内容“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在钢铁、石油、航空等众多早已名扬四海的工业展区科技成果群的中间,数张“薄如蝉翼”的陶瓷板树立其间,其中一块赫然写着一行大字:广东蒙娜丽莎陶瓷公司——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板,蒙娜丽莎成为唯一入选的建筑陶瓷企业。它的入选,代表中国陶瓷界在这个举世瞩目的舞台上展现代表当今建筑界高水平、高质量的建陶精品。

这块近两米长、一米宽,面积超过一扇房门大小的整张陶瓷板,厚度仅3.5 毫米,尚不及一张精装书的封面,却能承受多达30毫米的弯折而不致断裂破碎;其重量不到同等面积普通瓷砖的三分之一。

投入数千万元研发这一新产品,风险不可谓不大,但正是萧华骨子里的创新意识和蒙娜丽莎的综合实力让这一梦想变为现实,又一次引领行业先河,为陶瓷产业再立新功。

尽管中国已经连续20年成为全球瓷砖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但在陶瓷产品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中国还从来没有过话语权。陶瓷薄板实现了这一方面的突破,蒙娜丽莎的陶瓷薄板生产技术和规模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萧华希望以中国的《陶瓷板》标准作为世界陶瓷板标准的主要参照。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0年,蒙娜丽莎代表中国参加起草世界陶瓷板标准,使得中国陶瓷行业第一次在世界标准的制定上有了话语权。它的诞生,证明了蒙娜丽莎企业不仅在力行低碳经济、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贡献,在承担行业使命、走向国际市场方面的实力也走在了行业前列。

在倡导技术创新的同时,萧华还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近年来,集团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开展产学研合作,还与国外著名公司如美国FERRO公司、西班牙BONET公司、美国雷帝公司等紧密合作,进行经常性的技术交流。

在2013年4月,“广东省蒙娜丽莎新型无机材料院士工作站”和“佛山市蒙娜丽莎徐德龙院士工作室”同时揭牌,为蒙娜丽莎集团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战略再一次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营销模式  打造百年品牌

萧华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外,也在大胆探索营销模式的创新,为树立品牌助力。

2000年,公司研发的雪花白石一举奠定了蒙娜丽莎品牌的高端形象。其后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走向2008——奥运经济论坛”,更开启了陶瓷行业品牌营销的先河。

2009年6月,我国目前唯一一座蒙娜丽莎主题文化艺术馆——中国蒙娜丽莎文化艺术馆正式开馆,它定位于“展示文艺复兴和蒙娜丽莎的文化元素”,目前对外开放的一期展馆展示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历史跨度近500年的收藏珍品200余件,最早的文物是1519年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另有第一枚蒙娜丽莎邮票、第一枚达?芬奇邮票、第一张蒙娜丽莎题材的明信片等堪称稀世珍品的诸多文物。

萧华表示,从创办蒙娜丽莎品牌开始,自己就有建立一座蒙娜丽莎艺术馆的想法。只不过要搜罗的展品包罗万象,绝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受制于展览面积和保存条件,目前已经展出的展品仅占全部馆藏珍品的六分之一。“蒙娜丽莎文化艺术馆最终将拥有一座面积超过25000平方米的独立展览馆,使之成为集旅游、教育、科学、艺术、文化、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总投资以亿元计。”

公司还计划将艺术馆作为一个面向全世界的文化交流平台,在与国际国内知名博物馆开展藏品交流的同时,组织全球蒙娜丽莎巡回展,传播蒙娜丽莎文化,以期品牌深入人心。

之所以要成立文化创意部门,萧华坦言最初主要处于推动提升产品文化内涵的一个考虑,为了更加凸显陶瓷薄板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而如今,蒙娜丽莎邀请了艺术家共同进行艺术化产品的开发,在产品上进行艺术创作,将工业制造与文化艺术相融合,展现的是人类的智慧,应用到生活空间上,就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一个销售规模近二十亿的陶瓷公司投资亿元建博物馆,这在当时经济危机中一切围绕销售数据转的陶瓷行业引起一阵躁动,也被很多人当作“不务正业”的典型。

然而,开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蒙娜丽莎文化艺术馆已经累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5万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可观——施行文化战略以来,蒙娜丽莎每年超过30%的惊人增长,就成为最好注脚。

对于品牌建设,萧华表示,“‘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蒙娜丽莎正是因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在文化战略的实施方面一向是坚定不移的,斥巨资建设艺术馆,包括现在施行的文化升级,都会表里如一、推行到底。”

毫无疑问,这个被认为拥有最神秘微笑的女人,不仅给蒙娜丽莎品牌、产品注入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产业空间,更激活了整个中国建陶行业的艺术新思维。

除文化艺术及抢滩资本市场等方面倾力打造蒙娜丽莎品牌外,萧华及他的团队又盯住了一项体育运动,在塑造品牌方面,也成为助推剂。它就是武术。

武术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项民族传统运动。广东佛山,向来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曾孕育出黄飞鸿、叶问等一代武术宗师。所以,多年以来,武术一直是佛山的王牌名片之一。而诞生于佛山西樵的蒙娜丽莎,与黄飞鸿的出生地禄舟村就咫尺之遥。

萧华认同企业品牌在宣传上每一次创新,谈到为什么会选择赞助广东省武术散打队,萧华认为,“蒙娜丽莎与武术散打队契合度是很高的,我们的板材、我们的仿古砖、我们的瓷板画……这些都表明,我们在不断创新,不断把民族品牌、民族产品推向世界。而中国武术散打这项民族传统运动,也在一直努力走向世界。这样看来,尽管领域不同,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从文化营销到体育营销,萧华说“武术是一项国粹,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从文化到体育,蒙娜丽莎将会走‘文武双全’的立体营销道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让蒙娜丽莎与国粹运动一起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来关注。”

如今,60岁的萧华依然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游泳,晚上和家人散步。周末约三五友人喝茶爬山聊天。即便步入花甲之年,萧华仍然志存高远,这一次他将目光瞄准了资本市场,他要通过上市,将蒙娜丽莎做到一个产能100亿元的国际知名品牌。

选择上市,一方面是融资,让所有股东和高层都能享受资本市场带来的利益分配、名誉和地位;另一方面,就是要将蒙娜丽莎的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做一个有志气的企业、受人尊敬的企业。萧华如是说。

经过多年的积累,蒙娜丽莎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企业技术研发体系和平台,也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都不断地充实着品牌价值,萧华相信,只要沿着既定的战略目标,不远的一天,“蒙娜丽莎”这个品牌将家喻户晓,蒙娜丽莎的微笑将永恒于东方。

(责任编辑/庞杏华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