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卫网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柴烧五百年,世界活文物─南风古灶
柴烧五百年,世界活文物─南风古灶
来源 : 陶卫网     阅读 : 18048    作者 : 霍达炎    2020-05-24 南风古灶

图  说  石  湾  陶     第 二 期




 撰文 | 霍达炎

中国陶瓷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


禅城区石湾文化街区产业促进会秘书长



恢宏、壮丽的龙窑广场,两座明代古窑分列左右。左边是高灶,右边是南风古灶,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工业遗产,世界唯一,无价之宝。


石湾是中国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湾地区的先民们就在开始了制陶的历史。乾隆年间(1736─1796年),石湾陶业进入鼎盛时期,有陶窑107座,从业人员达6万之众。历经岁月洗礼,如今石湾仅存南风古灶、高灶和同庆灶三座龙窑,成为石湾陶文化的重要见证。


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在石湾的镇岗南麓依山而建,犹如一条巨龙从天而降。因灶口向南,每至夏日,凉风习习,故名为“南风灶”。五百年来生产不断,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且延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龙窑,从而以“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柴窑”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堪称“柴烧五百年,世界活文物。”


南风古灶无疑是石湾陶文化的血脉,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上榜“国家工业遗产”。以南风古灶、高灶工业遗产为核心的景区,现成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和佛山市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向中外游客诉说着千年古镇的传奇,彰显了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




南风古灶卧坡而建,头低尾高,灶口向南。在漫长的岁月中,南风古灶不断修葺,现窑体总长34.4米,窑室内长30.87米,窑面有投柴孔(俗称“火眼”)29排,每排5个,温度靠人工操控。



南风古灶窑尾的石壁上生长着一棵巨大的古榕树,估计至少有四百岁,在如此高温、贫瘠的土质上生长得这么枝繁叶茂,实为自然界的一大奇迹。



窑工们在“灶肚”里小心翼翼地装窑


←即将封门的灶口


↓窑工在用耐火砖和沙浆封窑门




窑工烧窑时首先用大木头在炉头烧火,称为 “挤火”,通常要3-5个小时,至整个窑腔由持续升温到800度左右。


窑工在炎热的窑背上从第3排开始,由低至高,一排一排地依次序把小木柴投进火眼,窑炉迅速升温,“火膛”通红,温度高达1300度。



矗立在佛山亚艺公园的大型雕塑《亚洲之门》,由南风古灶烧制而成。


摄影 | 霍达炎  谢志雄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