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卫网
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重拳治污下的陶瓷业
重拳治污下的陶瓷业
来源 : 陶卫网     阅读 : 24755    作者 : 王同言    2017-12-19 重拳治污下的陶瓷业

2017年以来,面对恶劣的环境形势、过去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保欠账,以及为实现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美丽中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要求,从中央到地方,治理“散、乱、污”的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环境治理向纵深发展。标准之严、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实属罕见。尤其是空气质量历来倒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治污措施更严、力度更大。从河北省环保厅启动的两轮全省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和环保部强化督查发现问题来看,河北省有近30家陶瓷企业存在环保问题,被列入严查督办的环保清单。8月份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目标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

为落实《攻坚行动方案》要求,9月份河北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钢铁有色水泥行业全面限产停产,采暖季钢铁限产50%,电解铝和氧化铝企业限产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产。

11月初,工信部办公厅、环保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2+26”城市部分工业行业2017-2018年秋冬季开展错峰生产的通知》,陶瓷(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行业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实施停产。随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省陆续发布了错峰生产、停产限产企业名单,并启动了新一轮的环保督查。

河北省的一些城市,在落实国家环保新要求的同时,一些治污辅助措施跟进:市中心区严禁使用燃煤取暖做饭,市区清扫洒水车不停地洒水、清扫尘土,建筑工地采取防尘设施,采暖季非营运小型汽车工作日每天限行2个车牌号。遇遇严重雾霾天气,实施单双号限行,城市公交车免费。

不仅在城市,环保治理还延伸到了乡村以及城乡结合处。以前,在京津冀尤其是河北的农村,冶炼、铸造、化工等小企业作坊几乎没人管理,或者说监管力度不大、不到位。即便是管理,也是时紧时松,应付上级检查。有的企业是躲猫猫、打游击,白天不开工夜间偷偷干。现在,随着检查、治污力度加大,这些企业已基本停产;以前,农村取暖、做饭使用燃煤无人管理。可如今,劣质烟煤禁止使用,允许使用优质块煤,有的地方甚至禁止使用燃煤,改用电或天然气清洁能源。在京津冀地区,煤改气工程遍地铺开,一些地方农家陆续使用上天然气。

我们从事的陶瓷业,历来作为环保检查整治的重点,今年以来各地又陆续发现了多起环境污染问题。过去几十年来陶瓷业快速、无序、盲目发展,带来行业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厂区尘土飞扬、烟囱冒黑烟、车间内气味刺鼻、污水随意排放、污泥垃圾任意倾倒等现象随处可见。陶瓷业因“污染大”而广受诟病。

尽管近些年来各地陶瓷企业通过燃料改进、增加环保设施等措施,陶瓷业的污染程度大为降低,但行业整体发展不平衡,一些落后企业、小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频频曝光,被限期整改,有的被勒令停产。尽管通过整改整治,一些企业被限产甚至停产,企业会有些损失,会有些阵痛,但为了企业乃至行业长远发展,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短期的损失和阵痛是值得的。

今后,国家对环境的治理会步入常态化,只能会更严,绝不会放松。政府行业有关部门,应加大检查督导力度,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企业;陶瓷企业应审时度势,自我加压,从长计议,自觉加大资金投入,增添必要的环保设施,积极采用清洁能源,率先为国家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美丽中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通过上下齐心协力,推进陶瓷行业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jpg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