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瓷礼品
所在位置:首页 > 言论 > 许学锋:中国当代建筑论坛传来的炮声
许学锋:中国当代建筑论坛传来的炮声
来源 : 陶瓷资讯-陶卫网     阅读 : 24617    作者 : 许学锋    2014-11-24 建筑论坛

    顾名思义,我们的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是一个与建筑行业唇齿相依、一荣俱荣的行业。但是这些年我们往往只是关注着各地建设项目的冷热多寡,而对于建筑这个行业本身实在是知之甚少。近期听到了从中国当代建筑论坛传来的隆隆炮声,让我们终于可以更多地了解这个与建筑卫生陶瓷关系密切的领域,自觉颇有一种打开了眼界、开阔了视野的收获。
    去年11月22日,一个名为“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的国际高端论坛在南京市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以中国当代建筑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原建设部正副部长、工程院15位院士、几乎所有国内大型建筑设计机构的负责人及著名独立建筑师悉数到场,其规格之高颇令人瞩目。更令人瞩目的还在于这是我国建筑界首次罕见的批判大会,是自我国城市化三十余年以来,第一次以如此猛烈的炮火对中国当代建筑进行惊世骇俗的反思。
    今年1月16日,号称“中国第一周报”的《南方周末》就此发表了一个题为“中国当代建筑该向何处去?”的专题,包括两篇文章和一份问卷调查。随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机关刊物《陶瓷研究——中国瓷砖卫浴》2014年第1期亦就此发表了一份“相关链接”,题为“南方周末:中国当代建筑论坛上的‘炮声’”。我们由此可知:中国当代建筑的黄金三十年,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当公众正在戏谑各地各种怪异建筑之时,业界有良知的专家学者已经开始擎起反思的大旗。
    建筑结构学大师沈祖炎院士重点批判了“求高、求大、求洋、求怪、求奢华气派”的怪状,呼吁要刹一刹建筑学的奢靡之风,直斥“四大建筑”是铺张浪费应该一票否决。据他披露,国家大剧院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产物”,追求建筑效果的大屋盖,没有任何实用功能,而其结构迫使主体建筑向地下延伸24到34米,存在安全隐患;被批评为浪费的国家大剧院,用钢量还不过是每平方米263公斤,而鸟巢的用钢指标竟达到每平方米712公斤,其结构自重已占总荷载的70%以上,是安全隐患更是骇人听闻的浪费;央视新大楼是追求奇特造型,严重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地震后果不堪想象;水立方则是“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典型,整个结构2万多个杆件和1万多个节点球无一相同,施工图纸多达3万多张,光绘制图纸就需耗时一年,而且充气枕能耗太大负担太重。想想我们媒体过去只会对这“四大建筑”大唱赞歌,殊不知其实内里还有那么多乾坤!
    程泰宁等4位院士指出当今崇洋之风已弥漫全国,“近二十年来中国的高端建筑设计市场已基本上为西方建筑师所占领,当前在中国,西方建筑师的作品以及大量跟风而上的仿制品已充斥大江南北”。院士们希望能打破国外建筑师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让外国和中国的设计师有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条件,大家都凭真本事吃饭。学者们说的超国民待遇,我想大抵就是我们直说的崇洋媚外吧,陶瓷行业也因此吃亏多了:比如说过去中国的陶瓷卫浴洁具实难进入星级宾馆尤其是五星级宾馆,于今仍然未见明显的转变;如今我们不少的卫生陶瓷产品其实并不比进口的差,自然也祈望能真正有与进口货公平公正同台竞争的机会了。
    这个论坛内容甚丰,篇幅关系难于逐一叙述。但论坛上提到的《北京宪章》,愚以为对于我们整个陶瓷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北京宪章》已被国际公认为是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我国两院院士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全球建筑师普遍接受与推崇,一举扭转了长期以来由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广义建筑学提倡“建筑、雕塑、绘画三位一体”,认为一切造型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完整的建筑,而雕塑、绘画、工艺、手工劳动等都是新建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此看来,以雕塑见长的佛山石湾陶艺,乃至全国的工艺美术陶瓷行业,未来在广义建筑学中都将大有可为了。

(责任编辑:唐永谊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