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说没就没了,人说老就老了,天说冷就冷了!
前几天,南国佛山满大街的人还都是个个短衣短裤热得满头大汗,突然间就外套加身还浑身充满凉意。大家都还没楞过神来,冬天已经来了。至于北国,早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
当然,这是自然界的的冬天。
寄身陶业,形成的思维习惯是什么事也容易扯到陶业上,今年陶瓷行业的寒意大概业内人士都深深体会到了,那么以我的判断陶瓷行业已经进入了冬天。
关于陶业的冬天,业内人士喊的比那个寓言故事中放羊的孩子喊的“狼来了!”还多。2005年我刚进入陶瓷行业,就在媒体和一些论坛上看到和听到有人说:冬天来了!那年我还专门写了篇《市场黑夜孕育陶业曙光》的文章,指出冬天还离得远,目前仅是波段性的调整期,有助于行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此文也曾被《新华网广东频道》等网络及报刊转载。接下来是2006、2007年的大好行情。随后的2008年陶业又被市场绊了一下脚,“冬天来了”、“真正的冬天来了”再次被行业的意见领袖不断提及,被同时延伸的还有“抱团取暖”。我又从整个产业形态上分析,不合时宜地写了篇文章《陶瓷行业的冬天远没到来》。之后是2009到2011年的好年景。用今天很多行业人士的话说:那两年傻瓜都能赚钱!
至于2012、2013年的陶瓷行业,形势不好不坏,各家陶瓷企业的日子都过得去,不过也有嗅觉敏锐者说过:行业的冬天来临了!不过,因为声音微弱,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冬天应该就是在那个不经意的时间段中逼进了这个行业。
2013年企业的停窑时间普遍提前,2014年的春节开工后,终端经销商打款发货的时间好像也延迟了半月以上。整个正月的佛山陶瓷市场人流和物流都显得极其冷清。虽然春季陶博会出现参展和观展人气的上升,被很多人认为是行业趋好的现象,但我却感觉这个热闹的表象可能正好掩盖了萧条的真相,于是撰文《看似是肥了展会,或许是瘦了市场》。
转眼间已快到年底,我们稍加盘点今年陶业的行情就会发现,生产企业中除了硕果仅存的几家产品创新能力强,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竞争力的企业销售有所增长外,包括连续十几年均呈高速增长、被行业视为发展神话的几家标杆企业,无论其产品多强,品牌多响,渠道多牛,都没有挽回销售下滑的趋势。至于大部分企业,已视销售同期下滑为正常现象,有的甚至把下滑20%都视为可以接受的范围,不象以往动辄就是要求两位数的增长。进入下半年,业内传出某知名企业大量停窑,至于普通企业的停窑、爆仓根本算不上什么话题。连企业倒闭、老板跑路都不再让人感觉意外时,可见陶企的日子是多么惨淡。
至于终端经销商,几天都卖不了一单商家大把,原来每月坐在店里就能产生的业绩,今年则靠投入巨大的促销和宣传费用才能实现。以活动刺激销售的经销商,销售业绩倒是产生了,可减去成本却早已没有利润。有经销商说的更形象:店里一天都进不来一个看瓷砖的人,好歹盼来了个人进店,还是佛山陶瓷企业的业务员.......
在这么艰难的市场形势下,今年却再没听到谁说冬天来了,大家仿佛约好了似的,绝口不再提冬天,甚至都打着精神不说冷字,只有在私下跟要好的朋友交流时才会感叹:今年的市场真不好做啊!那话里却饱含了万千滋味。
原来,当真正进入寒冷的冬天时,是没有人会喊“冬天来了!”
天寒不言冬。我却说冬天来了!是我错了,抱歉!
(责任编辑:庞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