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资讯》从2012年就开始开展学习月活动,这次活动月我们阅读的是汪中求的《中国需要工业精神》。
读完了《中国需要工业精神》我联想最近看到一个调查,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IPSOS)最近对20个国家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表示会根据自己拥有的东西衡量个人成功,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调查国家的反馈,比排名第二的印度高13个百分点。对这一问题回答的全球平均值为34%,土耳其、巴西、韩国、波兰都在平均值之上,加拿大、英国、西班牙、瑞典则是比例最低的国家。
另一个问题,“我对于成功和赚钱有很大压力”,中国受访者人数同样最多(68%),而全球平均值为46%。
益普索分析说,调查体现出不少中国人将个人所有物等同于成功的全部。现在全球将近三分之一的奢侈品销往中国,五年前这一比例为10%。整体看,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新兴市场受访者都喜欢将物质与衡量成功联系在一起,而发达国家受访者把物质和成功的相连度不高。
或者这个调查结果正正是这本书中的观点——中国缺少工业精神。
一个民族的工业化应该有一种担当,一个国家的企业家群体应该有一种信仰。书中试图对一些已存在的现象作解剖,包括对合作理念、契约精神、效率观念、质量底线和科学观等的迟钝和漠视,包括对环境和城市化理解的肤浅。发出中国需要工业精神的呼喊,中国必须更认真和更深入地思考企业竞争力、行业前景、民族实力、国家后劲、企业家境界、历史责任以及对人类的贡献。
或者以上所说是从宏观来分析这本书,而从我们公司来分析,书中提到的一些工业精神内核也是公司在管理和工作实践中需要加强和补充的。
书中提及的合作精神和效率观都是很多公司在管理中所应该加强。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合作精神中几个方面,分工细化、协同作业、服从组织、融入团队。
分工细化一直是很多企业所缺乏的,书中提到,许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要求员工兼职多项工作,这到底是对是错?在工作中成为一个多面手不是不好,但工作职责的不明细最后容易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责任的相互推诿。协同作业的重要性特别体现在大型活动举办的时候,在有明细的分工以后,每个岗位就要协同合作,互相沟通在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大家相互解决。而在做好前面两个方面以后服从组织和融入团队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一个企业最大的成本在于达成共识。
《中国需要工业精神》最让我难忘的一句话是甘地的:“就物质生活而言,这个村庄就是我的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这个世界就是我的村庄。”这句话我还没有很深刻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工业精神在我的物质和精神层面都是必须的。
(责任编辑:庞杏华)